Search

20210908

我大概是昨天提前心情不好了吧(這是什麼超前部署),今天看到果...

  • Share this:

20210908

我大概是昨天提前心情不好了吧(這是什麼超前部署),今天看到果然是Delta變種病毒,疫情又緊張起來,反而沒有昨天那麼鬱悶,只是覺得唉⋯⋯果然是這樣啊!比想像中還要快,孩子才開學一週而已呢!

不過我也不敢說明天心情也會振作,感覺很難不起起伏伏。雖然知道放鬆心情是重要的,但「努力放鬆心情」就是一種矛盾,只能盡量找有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了。

今天看了一點伊坂幸太郎的「沒關係是伊坂啊!他的3652日」,其實我沒看過他的小說,但是我很喜歡看日本作家的隨筆散文,聽說他很有趣就借了。

果然很有趣,有一段他描述他爸爸,說他是「民俗療法狂熱份子」,熱衷尋找和嘗試各種據說對健康有益的民俗療法,有一次學了靜坐回來,就跟兒子說要教他靜坐的呼吸法,練習到一半時他突然發現錯誤,「糟糕,這是靈魂出竅的呼吸法啊!」

差一點就靈魂出竅了啊⋯⋯伊坂心想。

果然是很有趣的父子吧。也難怪伊坂的文風被說是很異想天開,很有趣,從一個人怎麼描述另一個人,有時候可以看出這個人是什麼樣子呢(這不是繞口令)

換作是比較不那麼有趣的性格的人,看爸爸一直在研究各種東西但健康毫無進步,又要花錢又要時間,可能是皺眉頭批評也說不定。但他的描述並沒有那種感覺,而是間接地感覺到,他也覺得爸爸這一面是「有趣的」。

因為可以看出一個人是什麼樣子,用什麼眼光看世界,用什麼方式和價值觀生活,所以很喜歡看作家的隨筆散文。當然一部分也是因為沒有時間看會沉溺其中的小說,一篇篇的散文比較能隨時放下的關係。

最近本來有想在寫類似這樣的東西(但我每天寫的粉絲團閒聊其實已經有點像了)想著這讓人鬱悶的防疫期間、少一點嚴肅,多一點閒聊。但這種東西要能集結出書有個前提,就是作者已經很知名了,更有條理的作品已經有不少讀者,然後讀者也會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平常的想法感到好奇才有可能出書。

我知道自己還不到那個等級,所以純粹只是自己想寫而已,但不管怎樣,好像不管寫或讀,都要有隨時被中斷的心理準備呢⋯⋯

Ps.不過目前感覺伊坂這本真的是有一點鬆散,我想非伊坂的書迷可能不覺得有趣,這是要說的(雖然應該不會有人看到我分享的書都跑去買,但總覺得還是要負責任(?)地說明一下😅

照片是之前停課期間倆兄妹做出水泥⋯⋯反正如果又停課也不過就是這樣嘛對不對?😂(還是會蓋出房子?)

#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